为了进一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和质量,增进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感受度和认同感,天津市卫生计生委将从现在起启动“社区卫生服务提升工程”。天津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按照服务人口数合理配备医务人员,全科医师每万人口4人、执业护士每万人口4人、执业(助理)医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将达到40%以上。同时,各中心还将组建由二级以上医院医师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组成的签约医生团队,按照责任分区开展健康管理服务,定期到责任区域开展巡回医疗或站点服务,并优先满足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的签约需求,原则上每个签约医生签约人数不超过2000人,到2017年全科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将不小于30%。
天津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提升服务能力,将全面设置全科诊室、中医诊室、康复治疗室、抢救室、预检分诊室、治疗室、处置室、观察室、预防接种室、儿童保健室、妇女保健与计划生育指导室、健康教育室等,提供血、尿、大便常规检验,生化等检验服务,以及心电图、B超、放射等医学影像等功能检查服务。各中心都将有执业资质的医生及护士熟练操作抢救设备,熟练掌握不少于10种急救技能;至少具有1名副高级以上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至少有1名中级以上任职资格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1名中级以上任职资格公共卫生执业医师,1名中级以上任职资格的注册护士。在用药方面,按照《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及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管理有关规定,确保基本药物的优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指标控制抗生素比例小于20%、静脉滴注比例小于20%。
同时,天津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通过在门诊设置专用设施、电话网络预约、设立专门服务台和服务窗口等形式,为门诊复诊病人、老年人、孕产妇、儿童以及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提供预约服务。通过实行分时段预约,按照预约优先的管理原则,逐步做到预约挂号患者优先安排就诊,并逐步提高门诊预约服务的比例。另外,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今后还将按照实际需求适当延长服务时间,开展错时服务;提供节假日门诊服务、非工作时间电话咨询服务;对符合相关条件的人群提供上门服务;明确家庭出诊服务项目,开展家庭病床服务;与区域内医院通过签订协议等方式开通双向转诊的绿色通道,提供上级医院检查预约服务,接收上级医院下转的病人;提供远程视频会诊。再有,提供住院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床使用率将达到80%以上;在专业机构的指导下定期开展辖区内的社区卫生诊断,完成社区健康诊断分析报告,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健康促进,对存在的健康问题进行社区干预。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将加强便民服务,使用自助查询、自助挂号、化验单自助打印设备,使用门诊叫号系统,费用结算可使用医保卡、健康卡、pos机刷卡等多种支付方式。
另外,天津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天津本市出生或外地来津3个月以上0-6岁儿童建证、建卡率将达100%,0-6岁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将达到95%以上;开展60岁以上老年人、0-6岁儿童、孕产妇、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肺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设置独立中医诊疗区域开展中医药服务,开展中药饮片、针刺、艾灸、推拿、拔罐、刮痧、熏洗、穴位贴敷、穴位埋线、穴位注射、头皮针、放血疗法等10种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设置中药房提供代煎药服务。对老年人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对0-3岁儿童开展中医健康管理。在孕产妇、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等人群的健康管理中至少选择两项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在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运动锻炼等方面运用中医药理论知识为居民提供养生保健服务。
从今年开始,天津市将每年在市、区(县)两个层级创建一批优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挥示范引领作用,2016年首先创建40家市级优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示范单位。到2018年,使全市90%以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和能力在现有基础上得到明显提升,服务对象综合满意度达到85%以上。到2020年,通过持续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提升工程,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服务功能得到完善,服务质量大幅提升。辖区居民普遍与全科医生团队建立稳定的服务关系,居民首诊在社区的比例、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社区门急诊人次占比均有明显提高。居民通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够获得安全、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